春风十里时疫去,云端百课待君归——初等教育学院在线教学全记录

发布者:初等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0-05-25浏览次数:120

2020年初始一场令人猝不及防的疫情阻挡了天华人“行万里路”的脚步,却阻挡不了天华学子“读万卷书”的意志,更阻挡不了全校师生携手坚持教学的热情。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化,初等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根据学校制定的《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方案》,与学生相约“云端”,有效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安心在家学习,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

  

如今,紧张有序的线上教学已经正式启动三周有余,我院30名教职员工、9名辅导员以及8名外聘教师共克时艰,七十余门网络授课正紧张有序地开展着。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已渐渐适应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虽然不能面对面交流,但学院教师们借助“云端”,向学生传递着知识与智慧,传达着关切与关爱,教与学在不断摸索中步入正轨,日趋高效。

  

齐心协力,为“开学第一课”做足准备

  

根据《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学校在221日组织了在线教学直播演练。初等教育学院的卜迅老师承担了此次试播任务。初教院领导对试播测试高度重视,演练前副院长胡雅楠和副院长胡玥多次陪练,为卜迅老师的钉钉首播出谋划策。221日上午10点,卜迅老师的《高级英语》顺利开播,打响了全院钉钉直播教学的首炮,也为在线教学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卜迅老师的《高级英语》试播成功)

2月中下旬开始,虽然寒假并未正式结束,但初教院的全体教师已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线上课程的规划和筹备中。每天,学院领导都会在微信群里分享网络教学培训的文字和视频,并布置各个专业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确保直播正式开始前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在专业主任及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各教研组利用平台,围绕云端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与反馈等方面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并轮流演练直播操作。教师们在视频会议、微信群中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在线教学的想法和疑惑,帮助解答同事的疑问,收集提升在线教学的金点子。教师们也一个个变身“网络技术达人”,摸索网课直播窍门,自学录播软件操作,自购直播利器,连“朋友圈”也成了“网课技术讨论圈”。非常时期,初教院全体成员共同摸索,迎难而上,携手前行,为上好开学第一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们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并轮流演练直播操作

各显神通,精研细磨每一节网课

  

云端开课三周来,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少现实难题,如何最大限度地进行线上互动?如何体现作业的有效性?如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个实际的问题与困难摆在老师们面前。在迎接教学模式转变的挑战中,在不断的探索中,初教院的老师们各显才能,倾力“解题”,力求将课堂打造得更加丰满与立体,初教院的“主播”们也在不断的反思中渐渐成长。

(老师们精心打磨每一节课)

平时80分钟,甚至2个小时的课,浓缩为40-60分钟的线上教学,教学内容该如何精简优化?如何让教学内容入脑入心?”对于普遍存在的担忧,初教院教师积极探索,课下投入了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堂1个小时的直播课,可能准备了好几天;一个40分钟的录播课,可能经过了十几遍的录制和剪辑”。教师们精研细磨,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知和学科规律,力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科学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每周的“课堂”时间缩短了,但教师们通过丰富课程与教学内涵,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教学效果“不打折”。

  

例如,范钦佩老师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中将课本理论与疫情期间的故事巧妙结合,直播课上娓娓道来,“活力课堂”从线下到线上,不仅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理论,更希望学生们能够借此特殊时期,更多地关心社会、独立判断,培养对责任、良善与真知深入思考的习惯。

  

(范钦佩老师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中将课本与疫情期间的故事巧妙结合)

  

线上教学不能直面学生,会不会沦为单向的知识传递?”为了避免出现这一现象,全院教师立足于专业特点,大胆尝试、反复实践,在课后与学生深入交流,最终构建起以学习通和钉钉为主,QQ群和微信群为辅的多样平台群,形成了直播、录播、自学、讨论、答疑等“多举并行”的师生互动模式,由“点对点”向“点对面”延伸,实现了“分时段教学”和“全天候指导”的有机结合,使师生交流更及时、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初教院老师们建立起学习通和钉钉为主,QQ群和微信群为辅的多样平台群)

课堂从校园挪到了家中,授课方式的特殊性是否会给教学带来难度?”的确,和以往的课堂教学相比,教学阵地转移到家中的确给初教院的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他们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最终找到了最合适自己,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例如,焦娇老师是一位新手妈妈,从网课筹备开始,家人因疫情无法来上海帮忙,她只能一边带孩子,一边抽空录课。“我只能趁宝宝白天或晚上睡着的时候录课,而且录课过程中得随时暂停,因为女儿随时会醒,要再哄睡。我也不敢讲太大声,怕吵醒她。”焦老师原本担心授课质量会下降,但她克服困难,为每次录播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要讲什么、如何衔接做到成竹在胸,“录到后来,越来越顺,融入了对学生的感情,充满激情。”

(焦姣老师积极备课)

与理论类课程相比,技能类课程强调操练,如何在技能类课程的直播中体现课程的实战性?”例如,史媛老师的听力课属于技能练习课,然而疫情的到来使得教师必须突破常规,在线教授技能,操练技能。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第二周的课程结束后,史媛老师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其直播课、录播课、作业等内容的评价,以及对课程与其本人的建议等。除此之外,她还找学生谈心,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反馈中收获信心,发现不足,从而做出调整,不断完善课程。

(史媛老师设计课程调查问卷)

正是在不断的反思和自我调适中,初教院的“名师们” 让直播教学成为了教师的新式教学利器,成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颖学习形式,在教学“主播”的路上越走越顺畅,越走越自信!

质量监控 多方联动助力网课开展

  

为了严把质量关,学院教学行政口和学生管理部们举办了多次钉钉线上会议,从正式网课前一周便开始了周密的部署,从学生的准备情况到教师的备课情况都进行了排摸。同时,学院通过辅导员团队还专门召开各类会议,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从而全方面确保了网课的顺利进行。

  

为了做好质量监控,学院的各级领导包括史文院长、胡雅楠和胡玥副院长,以及各专业主任都从正式实施网课的第一周起,加入了各个班级的钉钉直播圈子以便随时收看网课并给与教师及时的反馈。除了每天递交给学校层面的直播数据,学院还每日汇集听课意见以及各类建议,并及时针对听课反馈中出现的问题督促相关教师进行调整和改进,截至322日,初教院三周累计听课150门次,形成经验反馈共计两百多条,这样的举措既有助于管理层了解教学动向,也保障了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

  

(初教院教学行政口与学生管理部门召开钉钉视频会议)

  

(每日直播听课反馈)

除了每周听课制度,学院还积极与学生团队进行互动,通过每周钉钉例会,教学行政口和学生管理团队互相汇报上一周的教师授课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让彼此更好地了解教与学的进展并从中获得更好的改进建议。

精益求精 待“疫期云端课”完满落幕

  

在线教学实施以来,初教院上下一心,教师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教学一线,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学生们也因此逐渐消除了担心和顾虑,更好地融入线上课堂的学习。在线教学三周以来,学生们对在线教学的反馈也相当积极。

(初教院学生对网络授课积极反馈)

318日,在教务处发布的 “在线教学第一周学生心目中的‘网课好老师’”票选结果中,初教院何昆仑老师、焦姣老师荣登前十。对于教学班级人数不占优势的专业课程,授课教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的确是对初教院教师不懈努力的极大肯定。

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天各一方,但在初教院管理团队的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却在云端与学生紧密相连,一间间隐形教室,一门门云端课程,在线教学延伸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传递的更是精神和力量,是迎难而上的不懈精神,是群策群力的集体力量,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初教院的学生们走上社会、走上讲台后需要继续传递下去的正能量。“云端百课待君归”,在线教学是挑战,也是契机,挑战的是我们的应变能力,却也让我们辨明了未来教学可能的方向,初教院的全体教师有信心也有能力,在迎接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索中,化危机为契机,变挑战为机遇,打造出永不下线的高校金课。